茶葉的免疫調節作用
● 抑制病原微生物感染 ●
【茶葉對于流感的作用】
格林等人早在1949年就報道茶提取物具有抗流感病毒作用,1993 年在Madin Darby犬腎(MDCK)細胞中,發現EGCG可以抑制甲型流感病毒IVA和乙型流感病毒IVB。2005年韓國研究人員在 MDCK 細胞中進行流感病毒體外培養發現,EGCG和ECG是流感病毒的有效抑制劑,并在所有病毒的亞型中都觀察到該作用,包括目前影響人類的 A/H1N1、A/H3N2 和 B 病毒。還發現EGCG比ECG和EGC對病毒神經氨酸酶和病毒基因組RNA合成的抑制作用更強。此外,EGCG對病毒有凝集作用,可阻止病毒吸附到細胞表面。日本今西等人進一步研究揭示,富含 EGCG的綠茶提取物的抗血凝素活性可能是由于它對內質體和溶酶體酸化具有抑制作用。慶滋松本等通過隨機臨床試驗發現,服用兒茶素/茶氨酸5個月對臨床確診的流感病毒感染有顯著的預防作用,且耐受性良好。兒茶素及其衍生物抑制流感病毒有 3 種可能的作用機制:①抑制對宿主細胞的附著;②抑制病毒復制;③抑制病毒神經氨酸酶。
【茶葉對肝炎病毒的抑制作用】
肝炎病毒感染是世界范圍內肝炎的主要病因。肝炎病毒有6種類型:A型、B型、C型、D型、E型和G型。B型和C型是慢性肝病的主要病因,如肝纖維化、肝硬化和肝癌。研究表明,不同濃度綠茶提取物對 HepG2-N10 細胞 (表達HBV抗原的穩定細胞)的HBV抗原表達、細胞外乙型肝炎 HBV DNA 合成、細胞內復制中間產物合成、cDNA和HBV mRNA合成均具有抑制作用。同時,通過建立人肝嵌合型小鼠模型檢測EGCG對HBV感染的影響時發現,當EGCG處理小鼠時,人細胞中 HBcAg 表達水平低于未經EGCG 處理的小鼠,結合小鼠肝組織免疫染色結果證實 EGCG 對 HBV 感染具有抑制作用。細胞感染 HBV 期間采用 EGCG 治療,可使其 HBVrcDNA 呈劑量依賴性下降。此外,用 10 μmol/LEGCG處理細胞后,HBV mRNA水平比對照細胞降低了 80%。可見,EGCG 在 HepG 2.117 細胞中通過破壞 HBV 復制中間產物 DNA 合成而抑制HBV 復制,從而減少了 HBV 共價閉合環狀 DNA的產生,由此確證EGCG對HBV感染具有抑制作用。
【茶葉對結核桿菌的抑制作用】
結核病(Tuberculosis,TB)是由結核分枝桿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引起的細菌性傳染病,感染部位集中在肺部。它主要通過患有活動性唿吸系統疾病的人的喉嚨和肺部的氣溶膠飛沫在人與人之間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