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祁門紅茶的來歷是什么?
安徽祁門一帶是古老茶區,唐代就盛產茶,當時祁門一帶皆出產綠茶,制法與六安茶相似,祁紅,是祁門紅茶的簡稱,為工夫紅茶中的珍品。1915年曾在巴拿馬國際博覽會上榮獲金牌獎章,創制一百多年來,一直保持優異的品質風格,蜚聲中外。而關于祁門紅茶的由來也有不同的說法。
祁門紅茶的由來
美國韋氏大辭典“祁門紅茶”記錄著祁門紅茶的原產地——中國安徽省祁門縣。祁門產茶創制于光緒年(公元1875年),至今已有百余年的生產歷史。祁門產茶最早可追溯到唐朝,唐咸通三年(公元862年),司馬途《祁門縣新修閩江溪記》載:祁門一帶“千里之內,業于茶者七八矣……祁之茗,色黃而香”。
然而清朝光緒年間以前,祁門只產綠茶,不產紅茶。相傳,安徽黟縣有個名叫余干臣的人,在福建罷官回到原籍經商,因見紅茶暢銷多利,便在當地設立紅茶莊,仿“閩紅茶”制法,開始試制紅茶。次年,余氏又在祁門縣的歷口、閃里設立分茶莊,擴大紅茶生產。
與此同時,祁門人胡云龍在祁門南鄉貴溪進行“綠改紅”,設立“日順茶廠”批量生產紅茶獲成功,并取號牌“胡日順”。從此“祁紅”不斷擴大生產,形成了中國的重要紅茶產區。胡云龍也成為了“祁紅”鼻祖,這就是祁門紅茶的歷史。
出于祁門一帶自然條件優越,所制祁紅的品質超群出眾,因此祁紅的產地不斷擴大,產量不斷提高,聲譽也越來越高。祁紅在國際紅茶市場上引起了茶商的極大興趣,日本人將祁紅稱為玫瑰,英國人最早稱之為“祁紅”,即“祁門紅茶”。
胡元龍(1836—1924),字仰儒,祁門南鄉貴溪人。他博讀書史,兼進武略,年方弱冠便以文武全才聞名鄉里,被朝廷授予世襲把總一職。胡元龍曾對子孫說:“書可讀,官不可做”,并撰廳聯一對曰:“做一等人忠臣孝子,為兩件事讀書耕田”,可見其輕視功名、注重生產的思想,后人尊其為“祁紅鼻祖”。
還有另一種說法是,在清代光緒元年,有一名叫余干臣的黟縣人,從福建罷官回籍經商,因見閔紅暢銷利厚,便先在至德縣堯渡街設立紅茶莊,仿效閩江制法,試制紅茶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