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茶的種類
君山銀針
君山為一秀麗湖島,位于湖南岳陽城西,洞庭湖心,與岳陽樓遙遙相對。據傳君山茶在后唐時(923-933年)已充作貢品,歷代相襲。清朝乾隆皇帝特別愛好君山茶,規定每年要進貢18斤。
《紅樓夢》曾談到妙玉用梅花上的積雪來烹煮老君眉茶,指的就是君山銀針茶。
君山銀針全由肥嫩芽頭制成,滿布毫毛,色澤鮮亮,雖經久置,其味不變。采制過程與一般細嫩名茶大同小異,唯在烘干處理上,頗有特殊之處。烘干分為初烘、初包、復烘、復包四個步驟,要經三天時間。初烘溫度為攝氏80, 90度,烘到七成干后,用牛皮紙包好放置木箱中,稱為初包,經兩天時間再取出復烘。復烘溫度較低,烘至九成干時,再用紙包好,放置一天時間,等到芽色變成淡黃,發出清鮮香氣,再用低溫烘至充分干燥后放入鐵箱中貯藏。
1959年,湖南省茶葉試驗站的技術人員,創造了新名茶高橋銀鋒,有形美、香鮮、湯清、味醇的特色,1964年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品嘗以后極為贊賞,特為此作詩一首:“芙蓉國里產新茶,九疑香風阜萬家。肯讓湖州夸紫筍,愿同雙井斗紅紗。腦如冰雪心如火,舌不飯燈眼不花。協力免教天下醉,三間無用獨醒磋0蒙頂黃芽“揚子江中水,蒙山頂上茶。”蒙頂茶,是我國名茶中的一顆燦爛明珠。“蒙山有茶,受氣之精,其茶芳香。夕歷代名人學士留下了不少稱頌蒙頂茶的詩篇。白居易有“琴里知聞唯祿水,茶中 1959年,湖南省茶葉試驗站的技術人員,創造了新名茶高橋銀鋒,有形美、香鮮、湯清、味醇的特色,1964年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品嘗以后極為贊賞,特為此作詩一首:“芙蓉國里產新茶,九疑香風阜萬家。肯讓湖州夸紫筍,愿同雙井斗紅紗。腦如冰雪心如火,舌不飯燈眼不花。協力免教天下醉,三間無用獨醒嗟”。
蒙頂黃芽
“揚子江中水,蒙山頂上茶。”蒙頂茶,是我國名茶中的一顆燦爛明珠。“蒙山有茶,受氣之精,其茶芳香。夕歷代名人學士留下了不少稱頌蒙頂茶的詩篇。白居易有“琴里知聞唯祿水,茶中故歸是蒙山”之句,唐朝黎陽王專門寫了《蒙山白云巖茶》詩,對此茶推崇備至:“若教陸羽持公論,應是人間第一茶。”宋朝詩人范成大稱:“蜀上茶稱圣,蒙山味獨珍。”文彥博在《謝人惠寄蒙頂茶》詩中有“舊譜最稱蒙頂味,露芽云腋勝醒酬。”清朝趙恒試蒙山茶詩中,則有“色淡香長品自仙”之句。可見蒙頂茶在我國歷史上的崇高聲譽‘
蒙頂茶產于四川鄧睞山脈之中的蒙山,距今已有兩千多年歷史。遠在東漢時代,人們就稱它為“圣揚花”、“吉祥蕊”,采制后奉獻給地方官。從唐朝開始作為貢茶,一直沿襲到清朝,1000多年間,年年歲歲,皆為貢品,這在中國茶葉史上也是罕見的。
蒙頂茶是蒙山所產各色品級名茶的總稱。過去有雷鳴、霧鐘、雀舌、烏嘴、白毫等細嫩散茶和鳳餅、龍團等緊壓茶。解放后在保留傳統品類的基礎上,又對這些名茶加以改進提高,品名有甘露、石花、黃芽、米芽、萬春銀葉、玉葉長春等,其中石花、黃芽屬黃茶類,解放初期以生產黃芽為主,故稱“蒙頂黃芽”。
蒙頂黃芽制工精湛。嫩芽經過殺青后,要經過輕揉捻,然后在鍋中整形,經攤涼再入鍋復炒,最后低溫烘干。色澤比石花黃亮,芽成金黃色,香純清,味濃鮮,湯色清黃明亮。